“二陽”過后,有一部分人都覺得憋氣,并且稍微運動一下就開始喘。不僅如此,近期高溫天氣頻繁,也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出現了“走一會兒就累,跑幾步就喘”的情況,大家紛紛懷疑:我的是不是心肺出了問題?
那么心肺功能是不是真的有狀況了呢?別急,這就教你一招,幫你初步判斷自己的心肺功能。
簡單一招
識別心肺功能降低!
如果發生以下情況,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心肺功能出問題的表現:
1. 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在進行以往的運動時,感覺運動能力大不如前,比如伴隨明顯的呼吸困難、心慌、體力不足等; 2. 當需要走路上坡、跑步或爬樓梯時,明顯感覺氣短、出氣不贏,并且無法持續堅持。 這個時候,建議前往正規醫院,進行心肺功能相關的評估和檢查,心肺物理治療師也會根據你的情況制定康復方案。
什么是“心肺物理治療”?
心肺物理治療屬于物理治療的范疇,它是針對圍手術期或急性創傷后出現的心肺功能障礙,以及慢性心肺系統疾病的評估和治療體系。心肺物理治療包含物理治療評估、體位管理、早期活動、運動訓練、氣道廓清治療、呼吸訓練、手法治療和物理因子治療等。
在就醫治療過程中,有不少科室都會對患者進行心肺物理治療,比如:
重癥病房:各類急、危重癥患者;
心臟大血管外科:心臟瓣膜病、主動脈夾層、心臟移植等;
心臟內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呼吸內科:慢阻肺、哮喘、肺動脈高壓等;
普胸外科:肺切除(肺結節、肺癌)、縱隔腫瘤、食管癌、肺移植等;
內科: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
肝膽胰外科、代謝及精神疾病、中樞神經損傷,以及其他科室出現心肺功能障礙,或繼發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
看到這么多科室的患者都要接受心肺物理治療,有人可能坐不住了:我只是來做手術的,怎么還要做心肺康復???
心肺物理治療
能幫我們解決哪些問題?
有這種疑問很正常,下面讓我們來用具體場景仔細講解一下。
場景 1:外科手術病房 患者甲:心肺物理治療師在術前就給我做了評估和治療,有什么用? 心肺物理治療師:術前的心肺物理治療評估,目的在于評估外科手術病人術前的心肺功能,提早識別手術高風險因素,向臨床醫生提供必要的術前參考。 及時進行術前治療和鍛煉,不僅能降低手術后病人發生術后并發癥的風險,還能改善預后效果和病人的健康狀態。 從長期來看,還能達到縮短整體的住院時間、醫療花費,以及生活質量。 場景 2:重癥病房(ICU) 患者乙家屬:我的父親因呼吸衰竭住進了 ICU,在那里接受了康復治療,這些治療有必要嗎? 心肺物理治療師:非常有必要,在重癥病房中,心肺物理治療師作為重癥康復多學科團隊(MDT)的一員,其職責就是負責制定和執行重癥患者的康復治療,包含了體位管理(改善呼吸功能和肺部通氣、利于痰液引流等)、早期活動(避免長期臥床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呼吸訓練(改善呼吸功能)、氣道廓清管理(預防肺部感染、肺不張等)、轉移訓練(恢復基本活動能力)、肌肉力量訓練(預防或減少肌肉萎縮)、關節松動訓練(預防關節攣縮)等主要內容。 這些治療是為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患者能盡早恢復肢體活動、維持和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呼吸效率,協助多學科團隊脫離呼吸機和封管,以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出 ICU 后的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降低致殘率。
場景 3:門診
患者丙:我有糖尿病和慢阻肺,導致我平時活動很少,不敢運動,一運動就喘氣困難,所以我現在走路都很費勁兒,心肺物理治療對我管用嗎? 心肺物理治療師:不僅有用,而且有必要長期堅持。 心肺物理治療涵蓋了許多常見慢性疾病的長期健康管理,如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
目前,國際上已經有眾多研究證實了運動結合藥物治療心肺慢病的疊加效果,例如,能夠更好地改善血糖、血壓,以及慢阻肺病人呼吸困難和運動能力下降等問題。
而且通過持之以恒的心肺物理治療,也可以提升心肺慢病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返回 疫情防控 文稿編輯:張玉西